近日,“00后”大学生陈同学在四川某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四川省第87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陈同学说:“当我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时,很激动,非常想去做这件事。”
今年22岁的陈同学,是一名大三学生。在去年学校红十字会组织的一次无偿献血暨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活动中,她留下10毫升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志愿捐献者。
陈同学回忆,这个事儿缘起于初中时认识的一位朋友,他讲述了自己的地中海贫血症情况,提到了每个月去医院输血,一直吃药控制,根治的方案只能是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他也提到了身边很多好朋友为他做配型检测,遗憾的是无一人匹配成功。于是,那时的陈同学就在心里埋下了这样的念头:有机会的话,也想去匹配试试。
今年2月,陈同学接到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来电,被告知她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问是否愿意捐献。陈同学回忆,她当时脑袋懵懵的,有点激动,但没有即刻答应,很冷静地回复,需要与家人商量一下。
陈同学将这件事告诉家人,由于对造血干细胞捐献流程的不了解,家人担心影响身体健康,一开始试图劝说她放弃。但陈同学没有退缩,家人的担忧反而促使她更深入地去了解捐献,也更坚定了完成这件事的决心。随后,她开始循序渐进地给家人科普和沟通,最终得到了父母的支持。
在顺利完成HLA高分辨分型确认和捐献前体检工作后,根据采集计划,5月中,陈同学开始做捐献前准备。在注射动员剂期间,陈同学将捐献的情况告诉学校辅导员,也得到了老师的鼓励与支持。
采集当天,陈同学的状态放松而自然。对这次捐献,陈同学说:“人类的赞歌就是勇气的赞歌。我是一个善良的普通人,想要为这个社会做出一点贡献,实现一点自己的价值。国家之希望在于青年,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能够加入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队伍中。全球骨髓库的志愿捐献者数量每增加一份,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便多了一份希望。”
采集结束后,陈同学特意为患者送去祝福:“很高兴能为你重启人生,这或许就是生命的奇迹。最渺茫的几率,也能成为最深刻的羁绊。希望你健康快乐地长大。"转自中华骨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