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当前位置:首页 > 红十字志愿服务与青少年

跨越千里的党课:当博爱家园的光芒,照亮呼伦贝尔的边关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红十字会 发布时间:2025-07-11 17:41

在朝阳区香河园街道西坝河西里社区“红十字博爱家园”的“爱心小屋”内,精神矍铄的红十字志愿者叶如陵老人端坐镜头前,声音温和而坚定。屏幕的另一端,是跨越千里之外的内蒙古呼伦贝尔边防站,500余名干警官兵或在会场集中,或通过执勤岗位的手机屏幕专注聆听。一场依托红十字社区博爱家园平台的“千里党课”,此刻正通过直播信号传递着温暖与力量。

这是西坝河西里社区“红十字博爱家园”深化服务、延伸触角的又一次创新实践,生动体现了“党建引领”与“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的深度融合。多年来,该博爱家园始终坚持党建领航,将核心人道价值理念深度融入社区治理,并积极探索打破地域隔阂的方式,致力于通过网络将红十字精神的火种播撒到更远更广的地方。

“画面和声音都特别清晰,感觉叶老师就像坐在我们面前一样亲切!”一位观看直播的干警感慨道。借助现代网络技术,空间的距离被有效拉近。由于会场容量有限,许多人坚守在各自的办公室或执勤点,通过小小的手机屏幕凝神倾听。屏幕中,叶如陵老人讲述的党的故事、蕴含的初心力量、身边的党员榜样,以及对戍边责任的深刻解读,每一句朴实恳切的话语,都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着官兵的心田,传递着关怀与鼓舞。

“他们在边关艰苦的环境中默默守护着国家的安宁,我们利用这种方式送去精神上的支持与关怀,这是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叶如陵老人深情地说。当他通过屏幕看到官兵们热切而专注的眼神,收到他们真挚的课后反馈时,内心也被深深触动:“这不仅是我在为他们授课,更是他们在用青春与坚守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奉献之课。这种纯粹而深沉的家国情怀,正是红十字精神所弘扬的大爱与担当。”

这场跨越山河的直播党课,其意义远不止于知识的传递。它成功架起了一座由红十字搭建的数字桥梁,让“人道、博爱、奉献”的光芒,穿透地理的阻隔,温暖照耀在千里之外的边境干警心上。博爱家园工作人员表示,将持续探索创新的服务形式,努力践行红十字人道使命,让人道精神的种子在更广阔的天地扎根,让志愿者的无私大爱与奉献光芒,照亮更多需要的地方。

叶如陵,男,1940年生,中共党员,优秀红十字志愿者。原西藏卫生厅干部保健处处长,原西藏自治区第一人民医院业务院长(现已退休)。曾先后荣获:“卫生系统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首批优秀五星级志愿者”“全国最美志愿者”“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首都第四届道德模范”“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优秀志愿者”“北京市十大志愿者”等荣誉,中国红十字"志愿者之星"奖章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