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新闻

幸运的缘分——记朝阳区第98例造干捐献者小豪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红十字会 发布时间:2025-02-19 15:47

“非亲缘配型成功率只有十万分之一?那我可太幸运了!”在造血干细胞采集现场,23岁的软件工程专业大四学生小豪笑着说道。

小豪已累计献血37次,总量达14000毫升,相当于3个成年人全身血量。这次捐献造血干细胞,使他成为全国第19448例、北京市第727例、朝阳区第9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时间回溯到2022年1月29日,正在海南老家过寒假的小豪,在完成又一次献血时,毅然决定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高中时刷到献血科普视频,就像找到了人生新的‘接口’,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大学四年里,他一边敲代码完成毕业设计,一边将献血发展成了自己的“固定日程”。在这个过程中,他更系统地学习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知识,心中种下了一颗爱的种子。

今年年初,当初配型成功的电话打进实习公司时,正在调试程序的小豪愣了几秒。“十万分之一的概率,入库两年就匹配成功,简直像中彩一样!”尽管对4小时的采集过程有些忐忑,但想到自己的造血干细胞能让一个生命重新感受被疾病偷走的日出日落,他迅速说服了家人,踏上了这场特殊的“实习”。

采集室内,鲜红的血液缓缓流经分离机,小豪戴着耳机循环播放着《生命之歌》。他笑着说:“这和献血差不多,只是时间久一些。”看着逐渐充盈的血袋,他的思绪飘向了远方,想象着那位素未谋面的患者:“希望TA康复后,能去海边看一次真正的日出——那是我编程时最爱的灵感来源。”

这位即将申报全国无偿献血金奖的“90后”,用理工男的浪漫诠释了善举的真谛:“献血和捐髓就像两种编程语言,虽然语法不同,但核心代码都是‘利他’。能用自己的细胞‘修复’另一个生命,这可比写出完美算法更酷!”

区红十字会专程对正在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小豪进行了慰问,对他的无私善举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嘱咐他好好休息、保重身体并祝他学业有成、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