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璐,出生于1988年,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目前是云南大学外交学专业的在读博士生。
5月9日下午,王女士专程来到云南省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进行遗体和器官捐献志愿登记。“我参加过许多慈善活动,捐献遗体器官也是一种慈善,我想参与。”
当谈起参与慈善工作和志愿服务活动时,她说,“我从农村里走出来,受到不少善意的帮助,回馈社会一直是我的心中所念。”
毕业后她曾作为汉语国际教师在尼泊尔、马拉维从事汉语教学工作,十余年来多次参与捐资助学、在马拉维卡穆祖学院举办文艺慈善演出筹集资金助贫助困,组织参与过“中国周”“汉语桥”等活动,促进中国语言文化传播,增强中非语言文化交流研究,为中非友谊添砖加瓦。
了解遗体和器官捐献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海璐说,“我在网上看到一对母子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迹,深受感动,跟丈夫商量后就一同在2024年春节前夕前往德宏州红十字会进行造血干细胞抽样采集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当时了解到了人体器官捐献,就留下登记咨询电话,从此在心里埋下了成为一名器官捐献志愿者的种子。”
后来详细了解到,遗体、器官捐献是指公民逝世后将遗体和器官捐献用于救治他人以及医学教育,更加坚定了她参与到志愿捐献遗体和器官队伍的决心。“我的曾祖父是老革命、老党员,父母和丈夫也理解和支持我,去世后还能为社会做贡献,何乐而不为呢。”
进行现场登记之前,王海璐曾致电云南省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咨询登记相关事宜,得知可以进行网上登记后,她依然坚持要现场登记,她认为,只有通过在登记表上签下自己名字这样的仪式感才能表达出她志愿捐献的决心。
登记现场,王海璐在云南省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指导下填写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并郑重地在登记表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按上红红的指印。
“终于成为一名器官遗体捐献志愿者了,希望将来逝世后,能帮助到他人,践行慈善公益的初心。”
(来源:云南省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